光學設計師訪談 - RF Lens World - 佳能香港

    RF100mm f/2.8L MACRO IS USM 光學設計師訪談

    RF100mm F2.8 L MACRO IS USM Optical Designer Interview

    光學設計師: Takeo Mori

    舉例來說,當您想要放大一朵小花的影像,您會向前移動靠近,對吧?但即使您移近,一般鏡頭也無法很好地對焦。而且即使相機對焦了,當您靠得越近,影像品質通常會變得更差。微距鏡頭就是要解決這些問題 — 即使靠近主體,亦能對焦得好。

    微距鏡頭的設計與變焦鏡頭的設計相近。微距鏡頭大幅延伸每個鏡頭的範圍,類似變焦鏡頭,以增加拍攝的放大倍率。自動對焦需要速度和精度,需要特殊的設計,與手動變焦並不樣 。因此支援自動對焦的微距鏡頭在設計上融入了多種技術,以快速和準確地對焦,不僅要考慮到移動鏡頭的重量和軌跡,還包括如何手持和控制鏡頭。

    我們的目標是讓這支鏡頭達到 1.4 倍放大倍率,以提供自信的微距攝影和更廣泛的表現力。如果使用 1.0x 放大鏡頭,主體距離位置近一點時就很容易失去焦點。但透過使用可拍攝高達 1.4x 放大倍率的微距鏡頭,就有更大的拍攝距離和空間。即使主體突然靠近,也能清晰對焦,讓您可以放心拍攝。而當以相同或更高的放大倍率拍攝時,即可描繪出與肉眼所見完全不同的美麗世界。我希望您能透過這款鏡頭體驗美麗的微距世界。

    大光圈和短後焦距可擴大對焦鏡頭的移動範圍。典型微距鏡頭的光學設計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改進,其對焦方式、影像穩定類型和光圈位置在某種程度上保持不變。然而,這次為了達到 1.4 倍放大倍率,則必須擺脫現有的類型。這支鏡頭將,將 IS 或光圈置於前方,分開焦點並對焦鏡頭移到接環的邊緣,以做到 1.4 倍放大倍率。

    首先,重要的是由底層思考,不要被常識限制。我認為要擺脫現有的類型,並在任何領域加入新價值都很困難。事實上,我們採用這支微距鏡頭的設計始於一片單凸鏡片,而不是基於現有的鏡頭。如果比較此鏡頭和其他微距鏡頭的橫切面,您可能會發現完全不同的配置。

    通常會使用特殊鏡頭減少像差,但這個鏡頭並沒有使用特殊鏡頭來減少像差。背後的原理是在前方中加入凹透鏡,溫和地接收來自近距離主體的光線,然後逐漸彎曲光線,從而減少球面像差的出現。此外,我在鏡頭中還加入了一片凸透鏡片修正色差。

    當拍攝的放大倍率增加,對焦範圍會變得非常狹窄,模糊範圍則會擴大,為影像營造出更具神秘感的畫面呈現效果。然而,即使相機輕微震動,都有可能令相機失焦,導致難以將焦點對準在想要捕捉的區域。此外,由於主體看起來更大,相機震動的影響會比平常更明顯。因此使用 1.4 倍放大倍率拍攝時需要精確的自動對焦功能和強大的影像穩定性能。

    在設計上,我們使影像穩定鏡頭在移動時,其像差變化得以減小。此外,這項功能與相機機身內置的影像穩定系統協同工作,令影像穩定效果更卓越。

    為了達到 1.4 倍的放大倍率,我們必須大幅移動多個鏡頭。這支鏡頭配備的佳能專利的納米 USM 驅動,提供高速、高精度的自動對焦。

    我們設計的這支鏡頭不但可在微距攝影中提供高品質影像,在風景和人像等所有拍攝領域都能實現這一水準。

    這款微距鏡頭配備納米 USM 技術,可於靜音且快速的自動對焦下,提供舒適的影片拍攝體驗。此外,在拍攝影片時,您可能會擔心「對焦呼吸」,即在對焦過程中視角的變化。這支鏡頭的新型對焦設計可以緩解「對焦呼吸」(降低對焦時的視角變化)。

    控制球面像差「SA」的想法,是來自納米 USM 自由改變焦點軌跡的特性。精確控制令影像品質變差的像差,即可增加表達的自由度,例如令散景變柔和或變得更銳利。

    我正在拍攝小蝦和鱂魚。自從我的孩子最近養了一條鱂魚後,我亦在家中添置了水族缸。對成年人來說,搭建水族缸實屬樂事,目前水族缸的數目已增至四個,不過小魚小蝦仍在其中活躍地游來游去。使用這支鏡頭,您手持相機,就能輕鬆地拍攝到游動中的魚。我發現,此鏡頭確實很好,減震效果好、對焦快,而且 1.4 倍放大倍率效果極佳。希望您亦可以透過這支鏡頭享受微距攝影的樂趣。